據統計,目前我國夏播馬鈴薯品種主要有費烏瑞它、隴薯、青薯、晉薯、克新、新大坪、莊薯、冀張薯、大西洋、荷蘭薯等,其中有約6成的品種抗病性差;且華北和西北馬鈴薯產區較為集中,區域內連年種植,田間管理較為粗放,有利于馬鈴薯晚疫病流行為害。
近期,我國華北、西北等夏播馬鈴薯主產區降水偏多,豐雨期與馬鈴薯開花至塊莖膨大的易感病生育期吻合度高,對馬鈴薯晚疫病發生流行十分有利,且田間菌源充足、主栽品種抗性差,預計馬鈴薯晚疫病在華北、西北大部將偏重流行,局部地區有大流行的風險,發生面積達1500萬畝;病害流行盛期在內蒙古中東部、河北北部、山西中北部為8月上中旬,在西北大部和內蒙古西部為8月中下旬。
7月上旬以來,華北和西北等地陸續見病,中心病株始見期早于上年和常年,內蒙古、山西分別比上年早8天、10天;河北比常年早15天,接近上年;甘肅比偏重發生的2007、2009年早10-15天,常年發病較重的定西分別比上年和常年早35天和15天。8月初各地調查病株率,一般田塊為0.2-10,內蒙古興安盟、杭錦后旗和河北承德圍場及甘肅臨夏嚴重田塊達20-45,山西忻州、甘肅定西個別田塊達90-100。
據國家氣候中心預報,我國華北大部、西北東部等地8月份降水較常年偏多,其中西北地區東部、華北北部未來10天(8月6日至15日)有30-60毫米降雨,天氣條件對馬鈴薯晚疫病發生擴展和流行十分有利。
當前正是夏播馬鈴薯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,針對馬鈴薯晚疫病發生的嚴峻形勢,各級植保機構要切實做好病情監測,及時掌握馬鈴薯晚疫病發生動態,密切關注當地天氣情況,準確發布病情預報和警報,指導農民科學防治。